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清晨的场景,诗人虽然身体有些不适,但依然坚持早起读书。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茶水的热气袅袅升起,飘入竹林间的缝隙。阳光温暖,冰雪消融,万物都感到舒适。树木静止,天空无风,远处的山峦显得格外明净美丽。诗人勉强支撑着虚弱的身体,戴上帽子出门。他看到自由自在的大雁在云间翱翔,心生羡慕。最后,诗人低声吟诗自娱,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散落在碧玉般的天空中。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冬日清晨宁静祥和的氛围
2. 用"茶烟微"、"摇摇入篁隙"等生动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表达了诗人虽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4. 最后看到大雁时的羡慕之情,透露出对自由的向往
5.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