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颠字韵时方议开边

鼎象亨调戒在颠,或捐常馔美时鲜。
鸷形不匿麇投麓,剑影虚张蛟绕船。
壮观要还全盛日,图回须似中兴年。
掩关雷雹惊春梦,忧国丹心只自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情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句用"鼎"来比喻国家,说国家运转要小心谨慎("戒在颠"),就像美食也要适可而止。这里暗示治国不能贪功冒进。

第二句用猛禽捕鹿、蛟龙绕船的生动画面,暗指边境战事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虚张"二字透露出作者认为这些军事行动可能只是虚张声势。

第三句直接表达愿望:希望国家能重现全盛时期的辉煌,实现真正的中兴。但"图回"二字也透露着这并非易事。

最后两句最感人:春雷惊醒了美梦,暗示现实很残酷。作者只能关起门来,独自忧国忧民,那颗赤诚的爱国心无人理解,只能自我怜惜。

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画面,把对国家内忧外患的焦虑、对强盛国家的向往,以及爱国志士的孤独无奈,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