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幽默风趣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关于竹笋和古筝的趣事,展现了文人之间的雅趣和生活的智慧。
开头说有位高雅之士("高人")爱古筝就像爱美玉一样,为了保养古筝连饭都顾不上吃,还要添置竹制的配件。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
中间部分突然转折:为什么又派人送来十捆竹笋呢?让老眼昏花的诗人不得不睁大眼睛查看。这些小贩捆扎着竹笋到市场叫卖,看似粗壮实则内里干枯,哪有什么美味可言?这里用"外强中乾"暗讽竹笋质量不佳。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虽然这些带着泥土的竹笋看起来不怎么样,但不论是烧着吃还是煮着吃都很美味。借用"猪肝累人"的典故(东汉闵仲叔因家贫常买猪肝,令屠夫为难),诗人开玩笑说:虽然竹笋给您添麻烦了,但这样的"麻烦"实在不错啊!
全诗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文人间的幽默互动。把普通的竹笋写得妙趣横生,既有对朋友馈赠的调侃,又暗含感激之情。语言生动活泼,用典自然,体现了宋代文人诗作中生活化、趣味性的一面。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