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间小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禅意的深刻感悟。
首句“云本山家物,庵茅相就居”,意思是云本来就是山的一部分,而这座简陋的茅庵与云为伴,仿佛它们本就是一体。这里,作者通过云和庵的紧密联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接下来的“竹扉閒自掩,烟冻冷无馀”,描述了竹门轻轻掩上,山间的烟雾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显得格外清冷。这一句传达出一种宁静、孤寂的氛围,仿佛庵中的生活是远离尘嚣的。
“岭上来还去,风前卷复舒”,写的是山岭上的云随风飘动,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作者通过这种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流动,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灵动与自由。
最后,“禅僧却应笑,扰扰竟何如”,作者想象禅僧看到世人忙碌纷扰的样子,可能会笑他们为何如此劳心劳力。这句点出了禅意的核心——超脱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间小庵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的领悟。它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妨停下脚步,感受自然的美好,寻找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