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苏堪 其二

平生所结痛,一语触千万。
以子怀旧恩,怆昔予术困。
贱臣忽见徵,誓以不欺献。
私忧欲弥天,末策谁许建。
呀呀涵光殿,浊泪长径寸。
凭几三数言,呜咽但九顿。
虮虱不上升,苟活在泥坌。
微生纵有口,日夕衔巨恨。
江湖传子诗,无穷抒哀怨。
重来望觚棱,感涕念垂宪。
眼中历历事,对酒那忍劝。
陵树冬复春,凄凉问社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郑苏堪的,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痛苦、无奈和对往事的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1. 痛苦与回忆
开头就提到“平生所结痛”,说明作者一生中积累了很多痛苦,而朋友的一句话可能触发了这些情绪。他回忆起过去,提到郑苏堪曾在自己处境艰难时给予帮助,内心充满感激和悲伤。

2. 忠诚与无奈
诗中提到“贱臣忽见徵,誓以不欺献”,意思是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曾被征召,发誓要忠诚进言。然而,他的忧虑和建议似乎无人采纳,只能独自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遗憾。

3. 悲伤与孤独
“呀呀涵光殿,浊泪长径寸”描绘了作者在宫廷中流泪的场景,表达了他的无助和哀伤。他感觉自己像虱子一样渺小,苟活在底层,即使有千言万语,也无法消除内心的恨意。

4. 友情与慰藉
作者提到郑苏堪的诗在江湖上流传,抒发了无尽的哀怨,这让他感到一丝慰藉。他希望能重回故地,仰望宫阙,感念过去的恩情,但眼前的一切又让他不忍面对。

5. 时间与凄凉
最后两句“陵树冬复春,凄凉问社饭”用四季更替和祭祀的场景,暗示时光流逝,而作者的心境依然凄凉,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

精髓与魅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和深情。作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悲叹。读者能感受到他的孤独、痛苦,以及那种无法改变的遗憾。整首诗像是一封写给老友的信,既有倾诉,也有对过去的怀念,让人读后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