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月将自太原巡汴

三晋冲寒到,中州冒暑回。
山川元不改,节候自相催。
绿树连天暗,红葵向日开。
太行云缥缈,搔首意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盛夏时节从太原前往汴梁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比寒冷的三晋(今山西一带)与炎热的中州(今河南一带),展现了气候的变化与自然的恒常。虽然季节在更替,山川却始终如一,给人一种时间流逝而自然不变的感慨。

诗中“绿树连天暗,红葵向日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茂密的绿树遮天蔽日,阳光下的红葵花却依然灿烂开放。这一明一暗的对比,既表现了夏日的繁茂,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

最后两句“太行云缥缈,搔首意徘徊”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太行山的云雾若隐若现,诗人的心绪也随之起伏不定,似乎在思考人生或旅途中的种种感受。这种徘徊不定的情感,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与微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夏日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索,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