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访菊云亭主人捐馆感赋二首 其二

故人别去夜台清,寂寂空阶鸟自鸣。
倘有灵文膺十赉,更无好梦托三生。
里居黄菊陶元亮,城主芙蓉石曼卿。
病起渔郎重问渡,松山流水不胜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病愈后去拜访一位已故友人(菊云亭主人)时的伤感心情。

第一句"故人别去夜台清":老朋友已经去世(夜台指坟墓),墓前冷冷清清。用"夜台"代指坟墓,既含蓄又带着夜晚的孤寂感。

第二句"寂寂空阶鸟自鸣":空荡荡的台阶上只有鸟儿在叫。用鸟鸣反衬人迹罕至的寂静,更显凄凉。

第三四句写遗憾:如果友人地下有知("倘有灵文"指灵魂能感知),本该得到厚待("十赉"是道教最高赏赐);而活着的人(作者)再也梦不到来世重逢("三生"指前世今生来世)。这两句表达生死相隔的无奈。

第五六句用典故赞美友人:把他比作爱菊的陶渊明(陶元亮)和死后成仙的石曼卿。说明友人生前是高雅之士,死后也值得纪念。

最后两句写作者自己:病刚好就急忙来寻访故人("渔郎问渡"用桃花源记典故),看到松山流水,不禁悲从中来。"不胜情"三字道尽所有思念与哀伤。

全诗通过描写冷清的环境、运用恰当的典故,把对逝去好友的怀念写得深沉动人。最打动人心的就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怅惘:风景依旧,故人已逝,病愈重游的欣喜瞬间化为无尽的哀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