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摘蕊暝禽飞

摘蕊暝禽飞,倚树悬冰落。下竺桥边浅立时,香已漂流却。空径晚烟平,古寺春寒恶。老子寻花第一番,常恐吴儿觉。

现代解析

这首《卜算子·摘蕊暝禽飞》描绘了一个夜晚赏花的场景,充满了自然美和诗人的情感。我们来一步一步解析这首词。

背景描述


1. 摘蕊暝禽飞,倚树悬冰落
- 夜晚,暮色沉沉,鸟儿正在收工,离开枝头。树上结了一层冰,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冰晶仿佛要掉落的样子。
- 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又宁静的夜晚,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2. 下竺桥边浅立时,香已漂流却
- 穿过下竺桥,诗人轻轻地站立在那里。这句中的“浅立”不仅说明了诗人轻轻站立的样子,还暗示了他小心地避开打扰,以保持这份宁静。
- “香已漂流却”说明花朵的香气已经随风飘散,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花期的短暂。

中间段落


3. 空径晚烟平,古寺春寒恶
- 夜色渐深,径路上空无一人,只有淡淡的晚烟平铺在空中。古寺里春寒料峭,冷气逼人。
-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更为寒冷和空旷的夜景,诗人的心境也随着环境变得更加孤独和凄凉。

结尾


4. 老子寻花第一番,常恐吴儿觉
- “老子”是诗人自谦的说法,意思是“我”是第一次来寻花。这种谦逊不仅增添了诗人的形象,还说明了这次寻找花的经历对诗人来说意义非凡。
- 最后一句“常恐吴儿觉”则是诗人对周围人可能已经察觉他的行动的担忧,表明诗人希望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不被打扰。

整体情感与意境


整首词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幽静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渴望,以及对孤独和寂寞的深刻体会。诗人虽然是第一次寻花,但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透露出对人间繁华和喧嚣的一种淡淡的逃避欲望。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世界。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