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饶至弋阳舟中杂言
驿路千山里,江门二月天。人便春服薄,花爱晚风鲜。
熀熀波摇月,飘飘柳带烟。紫骝骄广陌,黄爵败良田。
坐理残书角,行看古树颠。兴来还独酌,醉后只高眠。
健质何妨远,中流不用牵。平生快意事,几度下滩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从江西上饶到弋阳途中的春日见闻和闲适心境,用白描手法展现了江南早春的鲜活画面和自由洒脱的人生态度。
开篇"驿路千山里"四句像一组移动镜头:蜿蜒山路隐在群峰间,二月的江面春风拂面。行人换上轻薄的春装,野花在晚风中格外娇艳。这里用"便"(随意)、"爱"(偏爱)等字眼,把人和自然都写得充满生活情趣。
"熀熀波摇月"六句继续铺展画卷:月光在粼粼波光中摇曳,垂柳如绿烟飘拂。骏马在宽阔道路上驰骋(紫骝),蝗虫却糟蹋着农田(黄爵)。这些对比描写既展现自然之美,也不回避民生现实。而诗人自己时而整理翻烂的书角,时而仰观古树梢头,动静之间尽显文人雅趣。
后六句直抒胸臆:兴起独饮,醉倒酣眠;体魄强健不惧远行,顺流而下无需拉纤。最后以"几度下滩船"收尾,用乘船顺流而下的畅快比喻人生快事,那种乘风破浪的潇洒跃然纸上。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画面感极强,像看水墨动画;二是生活气息浓,连蝗虫毁田这样的细节都不避讳;三是传递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把寻常旅程写得充满诗意。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在平凡中发现美、在漂泊中享受自由的生活智慧。
朱应登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