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匠行

武不得杀贼立功以为将,文不能医国活人而为相。
自分天生一庸才,只合潦倒作诗匠。
工商农各司其职,春蚕抽丝蜂酿蜜。
诗匠作诗敢辞劳,不问寒暑长讴短歌无停息。
造屋公输子,成衣轩辕帝。
欲善其事利其器,于是乎拂几开窗、笔纸墨砚一一妥安置。
架屋屋有图,裁衣衣有样。
惟有作诗太蹊跷,得之全凭空想象。
长庆西昆各有调,批风抹月苦无料。
偶得一字两字安,摇头耸肩纵长啸。
世人但知苦摹杜之圣李之仙鬼长吉怪玉川。
仰人鼻息以透气,傍人水缸而行船。
纵有几分得形似,亦不异诵读古人原有之遗篇。
而我殊不以为然,心有所感意欲宣。
兴来唱作口头禅,不欲出卖半文钱,更不望其传之几百千万年。
年年作诗诗愈丑,日日累人人益瘦。
老妻婉言劝勿从,悻然变作狮子吼。
谓君作诗作不已,灶下无柴釜无米。
咬文煮字腹难饱,只好开口喝清水。
笑谢山妻言,人生穷达有定理,苦事强求安足恃。
君不闻周亚夫、夷齐子,命中合如此,不为诗匠亦饿死。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诗呆子"的自嘲故事,读起来既心酸又幽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职业自嘲
诗人把自己比作"诗匠",就像木匠、裁缝一样是个手艺人。但开头就说自己"文不成武不就",既不能像武将杀敌立功,也不能像文官治国安邦,只能做个写诗的"废柴"。他用"春蚕吐丝""蜜蜂酿蜜"比喻自己写诗像体力劳动一样辛苦。

2. 创作困境
诗人吐槽写诗比盖房子、做衣服还难——后两者好歹有图纸样板,写诗全靠拍脑袋空想。他讽刺当时文坛跟风模仿杜甫李白的风气,说那些模仿者就像"借别人水缸划船"。而他自己坚持写真实感受,哪怕写得烂也不卖钱、不求流传后世。

3. 生活窘境
最生动的是妻子抱怨的片段:因为整天写诗不管家,家里"锅没米灶没柴",只能"喝西北风"。诗人却苦中作乐,用周亚夫(饿死的将军)和伯夷叔齐(宁可饿死不食周粟)的故事自我安慰,说命中注定要挨饿,不写诗也一样穷。

全诗妙在把文人清高和现实窘迫的冲突,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像现在有人说"写公众号养不活自己,但就是停不下来"的感觉,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心生同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