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鹧鸪天》描绘了梅花与菊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景象,展现了它们坚韧不拔的品格,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开篇两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九月的东篱,菊花已经盛开,仿佛在举杯畅饮,而陇头的梅花还在等待寒风中飘来的香气。接着,作者用一个巧妙的比喻,将梅花与菊花比作花神,它们在冬日里相约,一同登上了君子之堂。这里的“君子堂”象征着高雅的品格,暗示了梅花与菊花的高洁。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与菊花的风采:它们迎着腊月的飞雪,傲视晴天的霜冻,展现出不屈的精神。西湖的风韵与柴桑的意境相连,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最后,作者提到“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寓意这些花不仅美丽,还能带来长寿与福祉,年年为人们带来美好的祝愿。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与菊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坚韧、高洁品质的推崇,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受到冬日里那份独特的清雅与力量。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