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二日同张离隐何不偕陈元孝陶苦子高望公林叔吾集梁芝五斋中
西园月向九秋逢,素影先分海色空。
幽径菊留元亮趣,闲堂尊上孔融风。
霜侵宿鸟翻桐叶,香冷流萤掠桂丛。
每感韶华侵短发,四愁歌罢对冥鸿。
幽径菊留元亮趣,闲堂尊上孔融风。
霜侵宿鸟翻桐叶,香冷流萤掠桂丛。
每感韶华侵短发,四愁歌罢对冥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聚会的情景,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一句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吧。
首句“西园月向九秋逢”,意思是说他们相聚在西园,是在九秋(即秋天)的一个夜晚。这里的“九秋”形容秋天已经进入深秋时节,天气变凉,秋月明亮。
接下来,“素影先分海色空”描述的是月亮的光芒如同海上的光影,分外明亮,给人以清冷的美感。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展现了秋月的美丽。
第三句“幽径菊留元亮趣”,这里的陶渊明(字元亮)是个著名的隐士,诗人说他们在幽静的小径上看到了菊花,联想到陶渊明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闲堂尊上孔融风”,这里提到了孔融,他是东汉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诗人说聚会的厅堂上充满了孔融那样的雅士之风,暗示他们聚会的气氛轻松而高雅。
第五句“霜侵宿鸟翻桐叶”,这里描写的是深秋的夜晚,霜降临,鸟儿在树上翻动着桐叶,生动地展现了秋夜的寂寥。
第六句“香冷流萤掠桂丛”,意思是秋风冷,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萤火虫在桂丛中飞舞,营造出一种清凉而美丽的夜晚景象。
最后一句“每感韶华侵短发,四愁歌罢对冥鸿”,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感叹青春易逝。但面对这样的时光流逝,他们依然像江淹那样唱着忧国忧民的诗歌(这里借用古人的“四愁”),并与高飞的大雁相对,展现了一种从容面对人生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秋夜聚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古代雅士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