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并引) 其一

云跨南溟,南北一雨。
瞻望匪(宋文集本作岂)遥,槛阱斯阻。
梦往从之,引手相抚。
笑言未半,舍我不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跨越距离的思念之情,充满梦幻与现实的交织感。

前两句"云跨南溟,南北一雨"用云雨作比喻,说虽然南北相隔很远,但同在一片云雨之下,暗示虽然物理距离远,但彼此心灵相通。"瞻望匪遥"说看起来并不遥远,但"槛阱斯阻"又指出实际存在重重障碍,这种矛盾凸显了思念的无奈。

中间四句更生动:诗人梦见自己跨越阻隔去和思念的人相会,刚拉住对方的手,还没说上几句话,梦就突然醒了。这种"话没说完梦就断"的描写特别真实,把那种美好又遗憾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短短几句就写出了我们都有过的体验——明明很近却够不着的思念,梦里相见却转瞬即逝的怅然。语言干净利落,画面感强,让读者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类似的经历,产生强烈共鸣。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