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朴翁游兰亭韵

亚字桥亭面面风,六人同坐树阴中。
松交归路如留客,石碍流杯故恼公。
山色最怜春望绿,野花只作晋时红。
夕阳啼鸟人将散,俛仰兴怀自昔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人在兰亭游玩的情景,充满自然意趣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景:一座"亚"字形的小桥亭子四面来风,六个人一起坐在树荫下乘凉。这里用"亚字桥亭"的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能看到这座造型别致的小亭子。

中间四句写游玩体验:松树交错的小路好像在挽留客人,溪水中的石头故意挡住酒杯像是在和人开玩笑。最让人喜爱的是春天山野的绿色,野花还像晋朝时一样红艳。这里用拟人手法写松树"留客"、石头"恼公",把自然景物写得活泼有趣。提到"晋时红"暗用典故,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王羲之等人在兰亭的雅集。

最后两句抒情:夕阳西下,鸟鸣声中人们即将散去,但古今之人在此情此景下产生的感慨都是相似的。诗人通过"俛仰"(低头抬头)这个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眼前景物的生动描绘,又暗含历史典故,最后升华到对人生共感的思考,展现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情怀。诗中"松交归路"、"石碍流杯"等描写尤其精妙,把静态的景物写得灵动有趣。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