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七星杉》描绘了一幅壮美而神秘的深山古树图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
1. 画面感极强的自然雕塑
开篇就像用广角镜头推近——陡峭山崖上七棵杉树如北斗七星排列,树干笔直插入云霄,带着一种威严的压迫感。这里用"峭石"和"凌云"形成上下呼应,让人瞬间感受到树木生长的险峻环境与顽强生命力。
2. 动静交织的奇幻夜景
后两句突然转入月光下的魔幻时刻:清冷的月光把树影变成水墨画,而山风掠过时,整片树林仿佛化作游动的巨龙。这里"寒"字既写温度,又传递出观者脊背发凉的震撼;"龙势动"的比喻让静止的树林突然有了神话色彩。
3. 巧妙的星空隐喻
结尾镜头拉远,看到高低错落的松树桧树像朝臣般环绕着七棵主杉。把树木比作"众星拱月",既呼应开头的七星排列,又暗含对自然秩序的礼赞——这些古树就像天地间的星座图,在风月中静静演绎着永恒的仪式感。
全诗最妙的是把植物写出了星辰的永恒感与神兽的灵动感,短短几句就让我们看到一座被月光施了魔法的森林。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树木姿态、光影变化的精准捕捉,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陈肃
陈肃(九九二~一○五四),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为郴州军事推官,提举监海州洛要场,权洪州观察推官。历知袁州宜春、抚州临川、信州贵溪、洪州丰城。官终都官员外郎。至和元年卒,年六十三。事见《李直讲集》卷三○《陈公墓志铭》和《陈公墓碣铭》。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