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宏送岩桂并惠长篇求予赋诗次韵答之
我来闽岭值春月,坐见园林花竞茁。殷红枝上破燕脂,嫩白稍头开玉雪。
平生苦吟缘爱奇,对花岂忍都无诗。愧将拙句写天巧,但把浊酒酬春晖。
适来岩桂花尤好,乱缀黄英向青昊。非时似欲斗群芳,草木无情亦相恼。
栟榈送花来觅句,端恐梁溪得归去。谪官且作九年期,家在天涯那复顾。
何时万里吹秋风,清香伴此金芙蓉。临风一醉百忧散,看子挥毫如彩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闽岭(今福建一带)春天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春天园林中百花争艳的景象:红色的花朵像燕脂一样鲜艳,白色的花朵则像玉雪般洁白。作者平时喜欢吟诗,面对如此美景,自然忍不住要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他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诗句虽然拙劣,但依然想用它们来赞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并用浊酒来致敬春天的光辉。
接下来,作者特别提到了岩桂花,它在春天开得特别好,黄色的花朵点缀在青天之下,显得格外醒目。岩桂花似乎不合时宜地想要与其他花朵争艳,连无情的草木都感到有些烦恼。作者的朋友栟榈送来岩桂花,并希望作者为它作诗,这让作者感到有些惶恐,因为他担心自己无法写出好诗,辜负了朋友的期望。
最后,作者感慨自己作为贬官,可能需要在这里待上九年,远离家乡,心中不免有些忧虑。他幻想着有一天秋风万里,岩桂花的清香伴随着金芙蓉(一种美丽的花)一起飘来。那时,他将在风中一醉,消解所有的忧愁,看着朋友挥毫写诗,犹如彩虹般绚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