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鄂州职方奉诏安南
使者青霄下千仞,旌节遥临日南郡。
日南郡县古交州,唐家都护天南头。
大长叩关奉朝请,比于佩印为通侯。
咫尺高平亦王土,谁使穴中斗群鼠。
要令万里靖烽烟,先见两阶列干羽。
杨郎意气不可当,谈兵画省神扬扬。
雄才常拟略邛笮,壮心更欲规河湟。
此去乌蛮过铜柱,曾是伏波用兵处。
即看金马献彤庭,不用飞鸢愁毒雾。
朝来祖帐城东门,群公冠盖如云屯。
虎头食肉志亦得,新妇帷车安足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杨鄂州职方即将前往安南执行朝廷命令的情景。让我们逐句简要解读:
1. 于阗玉带横腰身,猩红袍蹙金麒麟。
杨鄂州身系珍贵的玉带,穿着鲜艳的猩红色袍子,袍上绣着金麒麟图案。这描绘的是杨鄂州装束华丽,显得尊贵且威武。
2. 使者青霄下千仞,旌节遥临日南郡。
杨鄂州就像从天而降的使者,带着朝廷的命令和旌旗来到遥远的南方边境地区——日南郡。这里的“千仞”比喻非常高的地方,强调杨鄂州的任务重要且艰巨。
3. 日南郡县古交州,唐家都护天南头。
日南郡曾是古代交州的辖区,是唐朝在最南边的控制区域。这句话表明杨鄂州的任务地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4. 大长叩关奉朝请,比于佩印为通侯。
杨鄂州守卫着边关,履行朝廷的使命,其地位相当于古代佩带印绶的官员,甚至可以成为高官。
5. 咫尺高平亦王土,谁使穴中斗群鼠。
临近的高平地区也是王土,不应让贼寇在洞穴中肆虐。这里表达了对边境安全的重视,希望杨鄂州能够清除边疆的隐患。
6. 要令万里靖烽烟,先见两阶列干羽。
杨鄂州此行是为了平定万里之外的战争,确保边境安宁。他将采取一系列行动,最终实现这个目标。
7. 杨郎意气不可当,谈兵画省神扬扬。
杨鄂州意气风发,谈兵时神采飞扬,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自信。
8. 雄才常拟略邛笮,壮心更欲规河湟。
杨鄂州不仅打算收复邛笮地区,还计划收复更远的河湟地区。这表明他有雄心壮志,想要扩大边疆的版图。
9. 此去乌蛮过铜柱,曾是伏波用兵处。
他此行将经过乌蛮地区,抵达铜柱,这里曾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用兵的地方。这暗示着杨鄂州将重温历史上的辉煌。
10. 即看金马献彤庭,不用飞鸢愁毒雾。
杨鄂州此行将会贡献良策,为国家效力,他不需要担心在边境遇到的困难和危险。
11. 朝来祖帐城东门,群公冠盖如云屯。
傍晚在城东门为杨鄂州设下饯行宴席,许多官员纷纷前来送行,场面热闹壮观。
12. 虎头食肉志亦得,新妇帷车安足论。
杨鄂州立下了宏图大志,他的志向高远,他的妻子也不需要担忧他的安危,因为他的目标已经很明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杨鄂州即将执行重要使命的场景,突出了他的勇猛和远大的志向,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他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