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离家不远的闽关驿站过夜的场景,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旅途孤寂。
开头两句"已是吾乡土,离家尚十程"很直白:虽然已经到了家乡的地界,但离家还有十天的路程。这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特别真实,就像我们坐高铁回家,明明已经进入家乡省份,却还要转好几趟车才能到家。
中间四句写夜宿驿站的所见所闻:从简陋的窗户能看到野外景色,一个人枕着松涛声入睡。秋天落叶的景象让人难以用文字形容,夜里悲伤的情绪像歌声一样起伏不定。这里用"疏窗"、"孤枕"、"松声"这些意象,把孤独感具象化了,就像我们住酒店时听到空调声,反而更觉得孤单。
最后两句写天还没亮,车夫就催促出发,只好点着蜡烛等鸡叫。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把古代赶路的辛苦写活了——就像现在要赶早班机,凌晨就得起床准备。
整首诗妙在把"想家"这个抽象情感,通过驿站夜宿的具体场景表现出来。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无论古今,人在旅途时的那份孤独和对家的思念都是一样的。
陈第
陈第,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连江(今福建连江)人。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他著述甚丰,除《一斋诗集》、《两粤游草》、《五岳游草》外,《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明万历四十八年卒,终年七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