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仪州李太保丈

持节出西闉,腰章入旧秦。
家传虎韬术,朝有象贤人。
合闭关山月,帷褰渭水春。
虏尘今向息,正是雅歌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李太保的官员奉命出使边疆的场景,充满了对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的赞美。

开头两句写李太保手持符节离开京城,带着官印前往陕西一带。"西闉"指城门,"旧秦"指陕西古称,用地理名词烘托使命的庄重。中间四句是精华:先夸李太保家传兵法谋略(虎韬术),又赞朝廷选对了人才(象贤人)。"关山月"和"渭水春"形成鲜明对比,既暗示他跨越山河的艰辛,又用"掀开帷帐见春水"的意象展现他从容的气度。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如今战火将熄(虏尘向息),正是该用雅乐歌颂太平的时候。这里暗含深意——正因为有李太保这样的能臣镇守边疆,才换来和平景象。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出征特写切换到家族传承,再拉到边关山水的大全景,最后落在和平的远景上,在刚健的笔触中透着对和平的期盼。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