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会客不饮

画桥南北水西东,高下花枝绿间红。
殢得春风人尽醉,独醒谁似白头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中宾主聚会的画面,但主题却聚焦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微妙心境上。

前两句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聚会的环境:小桥流水间花枝高低错落,红绿相映。这里没有刻意堆砌华丽辞藻,而是用"画桥""花枝"等日常景物,自然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春风醉人的双关意义做文章——表面上写春风吹得宾客们陶醉(可能也真的喝醉了),实则暗指大家都沉浸在世俗欢乐中。而那位白发老人(白头翁)却像屈原一样保持清醒,在热闹中显得格格不入。

全诗妙在将"众人饮酒作乐"和"独自清醒"的对比,通过春风、醉意这些自然意象委婉表达。作者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用"独醒"二字含蓄点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这种在欢乐场合保持独立思考的姿态,让诗歌在简单的画面中透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