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寺

步入禅关一径赊,摄衣登眺夕阳斜。
金溪碧落千条练,紫塔光涵五色霞。
月系扁舟渔火渡,风清古碣隐君家。
游人亦卧东山麓,醉倚烟萝学种瓜(清怀荫布乾隆《泉州府志》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延福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寺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受。

首句“步入禅关一径赊”,写诗人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走进寺庙,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禅关”指的是寺庙的门,暗示着这里是一个与世俗隔绝的清净之地。

接下来,“摄衣登眺夕阳斜”,诗人整理衣衫,登上高处,远眺夕阳西下的美景。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寺庙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显得格外宁静和庄严。

“金溪碧落千条练”和“紫塔光涵五色霞”两句,分别描写了寺庙周围的溪流和塔影。金色的溪水像一条条洁白的丝带,蜿蜒流淌;紫色的塔影被五彩斑斓的晚霞映照,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月系扁舟渔火渡,风清古碣隐君家”则转入夜晚的场景。月亮挂在天空,照耀着江面上的小船和渔火,微风轻拂,古碑静立,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里透露出一种隐逸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最后一句“游人亦卧东山麓,醉倚烟萝学种瓜”,写诗人醉卧在东山脚下,倚着藤萝,悠然自得地学着种瓜。这一场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的领悟。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寺庙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安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禅意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与宁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