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判请游岩溪
三山来由北岩溪,三十里近何崛奇。
地辟天开几千期,神藏鬼秘人莫窥。
竹溪黄溪何派支,太白子厚名始垂。
未知此溪发其谁,河潢自天磐石资。
含霜夺日森旌麾,岩电银海增双辉。
出千古秘此一时,潭间归来为发挥。
宝藏骤兴福所希,溪宜有灵潜自嗤。
非公遇我我遇伊,昔无今始有己知,宜为知己加护持。
成鼎可绝魅与魑,游骑可驰骥与骐。
两山插天天犹低,如城夹地地莫巘。
混混中间流天池,往来深藏龙与螭。
巨石万状磊不羁,奇木万种名莫推。
始度石梁堂少栖,方见主人心远而。
此身恍在何天涯,非人间世如惊疑。
须臾缓步行委蛇,双龙之渊气杳微。
进前宿云云欲迷,叠嶂高张熊虎旗。
凫潀石门互变移,翠密玉练冰雪飞,壁立万仞文公题。
愈上愈高青云齐,书堂屹立天然基。
如有千岩万壑姿,一览俱尽无纤遗,主人惠我何多为。
时方六月三伏期,但觉清冷生冰肌。
清境清赏何加兹,更醉似酒醇不醨。
饱水饱石浑不饥,更饱一德充肝脾。
大帅如古刺史规,溪变为好政可追。
仆如柳了有许疵,溪改为愚尝自悲。
主人爱客忘尊卑,畏日与彼爱日晖。
洒然执热清风吹,洗尽尘襟无毫釐。
主人昔年咏浴沂,盈科放海川之师。
源流素蓄万顷陂,傅岩磻溪隐未宜。
高冈凤合朝阳曦,猿鹤知主无催归。
欲羡形容无好辞,斐然狂简嗟非诗。
地辟天开几千期,神藏鬼秘人莫窥。
竹溪黄溪何派支,太白子厚名始垂。
未知此溪发其谁,河潢自天磐石资。
含霜夺日森旌麾,岩电银海增双辉。
出千古秘此一时,潭间归来为发挥。
宝藏骤兴福所希,溪宜有灵潜自嗤。
非公遇我我遇伊,昔无今始有己知,宜为知己加护持。
成鼎可绝魅与魑,游骑可驰骥与骐。
两山插天天犹低,如城夹地地莫巘。
混混中间流天池,往来深藏龙与螭。
巨石万状磊不羁,奇木万种名莫推。
始度石梁堂少栖,方见主人心远而。
此身恍在何天涯,非人间世如惊疑。
须臾缓步行委蛇,双龙之渊气杳微。
进前宿云云欲迷,叠嶂高张熊虎旗。
凫潀石门互变移,翠密玉练冰雪飞,壁立万仞文公题。
愈上愈高青云齐,书堂屹立天然基。
如有千岩万壑姿,一览俱尽无纤遗,主人惠我何多为。
时方六月三伏期,但觉清冷生冰肌。
清境清赏何加兹,更醉似酒醇不醨。
饱水饱石浑不饥,更饱一德充肝脾。
大帅如古刺史规,溪变为好政可追。
仆如柳了有许疵,溪改为愚尝自悲。
主人爱客忘尊卑,畏日与彼爱日晖。
洒然执热清风吹,洗尽尘襟无毫釐。
主人昔年咏浴沂,盈科放海川之师。
源流素蓄万顷陂,傅岩磻溪隐未宜。
高冈凤合朝阳曦,猿鹤知主无催归。
欲羡形容无好辞,斐然狂简嗟非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游览岩溪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人通过“三山来由北岩溪”等句,描绘了岩溪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岩溪位于群山之间,地势险峻,景色奇特,仿佛天地初开时便已存在,充满了神秘感。诗人用“地辟天开几千期,神藏鬼秘人莫窥”来形容这片土地的古老与神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深邃。
接着,诗人提到了竹溪和黄溪,这两条溪流与岩溪相连,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水系。诗人提到“太白子厚名始垂”,可能是指古代文人墨客也曾在这里留下足迹,赋予了这片土地更多的文化内涵。
在描写岩溪的景色时,诗人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例如,“含霜夺日森旌麾”形容溪水在阳光下闪烁,如同旗帜般威严;“岩电银海增双辉”则描绘了岩石在阳光下的光泽,仿佛电光与银海交相辉映。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岩溪的壮丽与神秘。
诗人在游览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人生的渺小。他用“此身恍在何天涯,非人间世如惊疑”来表达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超然的世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这种感受让他对自然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在诗的结尾,诗人通过与主人的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友情与和谐。诗人用“主人惠我何多为”来表达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总体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岩溪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