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山

小山石片望嵯峨,落日渔樵起啸歌。
花覆层峦春气暖,松鸣幽涧夜声多。
当年有客耽丘壑,此日何人卧薜萝。
我亦梦中曾一到,他时可许结茅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自然美景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小山石片望嵯峨,落日渔樵起啸歌”写的是诗人站在小山之上,远望高耸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渔夫和樵夫在山野间放声歌唱。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展现了山间的宁静与自由。

颔联“花覆层峦春气暖,松鸣幽涧夜声多”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春色和夜晚的声响。花朵覆盖了层层山峦,春天的气息温暖宜人;松树在幽深的山涧中发出声响,夜晚的声音显得格外丰富。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颈联“当年有客耽丘壑,此日何人卧薜萝”则转入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曾经有人沉迷于山间的丘壑,而今天又有谁会在薜萝(一种藤蔓植物)下安卧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尾联“我亦梦中曾一到,他时可许结茅过”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诗人说自己也曾梦到过这样的地方,未来是否可以在那里搭建茅屋,过上隐居的生活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读来让人心生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