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

秋凉卷朝簟,春暖撤夜衾。
虽是无情物,欲别尚沈吟。
况与有情别,别随情浅深。
二年欢笑意,一旦东西心。
独留诚可念,同行力不任。
前事讵能料,后期谅难寻。
唯有潺湲泪,不惜共沾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离别时的复杂心情,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直白的比喻,让人感受到那份不舍与无奈。

开头用"秋凉收凉席,春暖撤厚被"这样接地气的日常画面,说这些没有感情的物品用久了要收起来时,都会让人犹豫不舍。接着笔锋一转:更何况是和有感情的人分别呢?离别的痛苦程度,完全取决于感情的深浅。这里把抽象的情感量化,特别容易引起共鸣。

中间回忆两年相处的欢乐时光,转眼就要各奔东西。诗人坦白承认:一个人留下固然想念,但要继续同行又实在力不从心。这种矛盾心理写得很真实,就像现代人说"舍不得你走,但又不能陪你一起走"。

最后感叹未来难以预料,重逢遥遥无期。最动人的是结尾画面:止不住的眼泪打湿衣襟。这个细节描写特别有感染力,把说不出的惆怅都化作了看得见的泪水,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离别之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唠家常一样娓娓道来,但每个比喻都恰到好处,把离别时那种纠结、无奈、伤感的情绪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让人读着读着就想起自己经历过的分别场景。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