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杜荆山

岁暮仍多病,伤君永别离。
惊心眠乍起,拭泪信还疑。
伯道无儿日,刘蕡下第时。
巫咸如可问,重与帝阍期。

现代解析

《哭杜荆山》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在岁末时因病而心情沉重,又因好友杜荆山的离世而深感悲痛的情感。

首联“岁暮仍多病,伤君永别离”直接点明了时间和作者的状态。岁末时节,作者身体多病,心情本就沉重,而好友的离世更是让他感到深深的悲伤。“永别离”三字,强调了生死的界限,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无奈。

颔联“惊心眠乍起,拭泪信还疑”描绘了作者在得知噩耗后的反应。他从梦中惊醒,心中震惊,擦拭泪水时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种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迷茫。

颈联“伯道无儿日,刘蕡下第时”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伯道无儿”指的是晋代伯道没有子嗣,这里暗指杜荆山可能没有后代,令人感到遗憾;“刘蕡下第”则是指唐代刘蕡科举落第,这里暗示杜荆山生前可能怀才不遇,未能实现抱负。

尾联“巫咸如可问,重与帝阍期”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无奈。作者希望巫咸(传说中的神巫)能够传达自己的思念,与好友在另一个世界重逢。“帝阍”指天宫之门,这里象征着生死之间的界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世的深切悲痛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