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长蘅北上二首 其一
送子复行役,前期登北固。焦岭宜终宵,江光洗月露。
挹彼万里流,话此两歧路。郡郭未可越,圆景已盈度。
虎山亦清绝,心赏谐远慕。离从自少欢,陈迹况多故。
昔游矜红颜,双领俄被素。悠悠百年间,徒为俗所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好友李长蘅北上的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描绘送别场景:诗人送友人踏上旅程,约定在镇江的北固山相会。焦山的夜景最适合整夜欣赏,月光洒在江面上,仿佛用江水洗净了月露。这里用"洗"字把月光写得灵动鲜活,展现出江畔月夜的清澈之美。
中间六句写离别心情:望着奔流万里的长江,两人在岔路口依依话别。还没走出城郭,月亮已经圆润高悬。远处的虎山清幽绝俗,让诗人想起与友人共同的志趣。这些景物描写都暗含离愁——长江象征时间流逝,圆月暗示团聚短暂,清幽的山景更反衬出离别的苦涩。
最后六句转入人生感慨:诗人说离别本就让人伤感,更何况旧地重游更勾起往事。回忆年轻时同游的欢乐,如今双鬓已斑白。人生百年看似漫长,却常常被世俗琐事消磨。这里"红颜变白发"的对比特别强烈,透露出对光阴易逝的无奈。
全诗妙在把送别的场景、沿途的风景和人生的感悟自然融合。江月、山色不仅是眼前景,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江水像不舍的思念,圆月似未圆满的遗憾,青山如高洁的友情。最后点出"被俗事耽误"的感慨,让普通的送别诗有了更深刻的人生思考,容易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