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南名胜画卷十二首为熊谦山臬使作 其七 九峰三泖

三泖平如镜,九峰澹于螺。
游目颇清旷,赏音在涧阿。
数家成村落,意到皆行窝。
烟中客双屐,雨后渔一蓑。
天风送梵响,林杪闻樵歌。
俯视鸥鹭群,拍拍浮沧波。
平远自蕴藉,奚必穷嵯峨。
知仁山水乐,会心岂在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中提到的“三泖”是指位于上海松江区的三座湖泊,这三座湖泊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周围的景色;“九峰”则是指九座山峰,它们静默而优雅,如同精美的螺壳。

诗人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视野开阔,心情清朗。他欣赏着山山水水,就像是在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诗中提到“数家成村落”,指的是湖边有几个小村庄,而“意到皆行窝”则是说,诗人所到之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诗意和趣味。

接着,诗中的“烟中客双屐,雨后渔一蓑”描绘了一幅静美的画面:烟雾缭绕中,有人穿着木屐漫步;雨后,有人穿着蓑衣打渔。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宁静。

诗中还提到了“天风送梵响,林杪闻樵歌”。天风带来了佛寺的钟声,林梢上传来了砍柴人的歌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给这幅画卷增添了更多的韵味。

诗人俯视着湖面上的鸥鹭,它们悠然自得,仿佛也在享受这份宁静。诗人认为,这种宁静和美丽不需要刻意追求险峻和高远的景致,大自然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无尽的乐趣和灵感。

最后,诗人总结说,真正的山水之乐,往往在于会心之处,不一定非要追求诸多复杂的事物。这种哲学思想深深地融入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之中,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宁静和谐的画卷,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也传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心灵宁静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