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的开头,作者提到远处的山峦整天都散发着清冷的光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作者描述了一片朦胧的树林,带着一丝野外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秋天的菊花已经在陶渊明曾经走过的小径上盛开,春风轻拂,仿佛在跳动着老莱子(传说中的孝子)的衣袍。这里,作者借用陶渊明和老莱子的典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孝道的推崇。
然后,作者描写了溪边的小船,象征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而松树下的归鸟则陪伴着人们休息,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最后,作者表示,自己可以依靠吟诗和醉酒来慰藉心灵,不需要再望着白云感到惆怅。这表明作者已经在这种宁静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不再对外界的纷扰感到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份宁静与美好。
上官均
(1038—1115)邵武人,字彦衡。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任北京留守推官,迁监察御史里行。元丰中为窦莘明冤,谪知光泽县。哲宗元祐初复为监察御史,遇事敢言,论罢青苗法,裁冗官,劾去蔡确、张璪、李清臣,罢诗赋取士。徽宗时累迁给事中,反对尽循熙宁、元丰法度,出知永兴军。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夺职,政和中复龙图阁待制致仕。有《曲礼讲义》、《广陵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