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在深山之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首先,诗人描述了山中的环境:寒岩深邃,人迹罕至。白云在高高的山峰上悠闲地漂浮,青翠的山峦中传来孤独的猿猴啸叫。这些景象让人感受到山中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带有一丝超脱尘世的味道。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没有亲人陪伴,但在这片宁静的山林中,他感到自在和满足。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能让他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实现自己的志向。他觉得自己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最后,诗人提到,尽管外界的气候变化无常,但他的内心却像一颗珍贵的珠子一样,始终保持着纯净和坚韧。这表明他能够在外界的变化中找到内心的稳定,不受世俗的干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宁静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认为,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纯净,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正是这首诗词的精髓所在。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