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泉席上听众姬琵琶筝

有酒易倾不夜之圆月,有金难铸不谢之名花。
秦川公子发大笑,偏与花月争豪奢。
左秦筝,右琵琶,九枝蜡烛光如霞。
青蛾皓齿两行列,袖拂红牙低按节。
初调縆朱丝,峡口春冰裂。
再弹捍拨齐,铃声雨淋咽。
江妃汉女玦环鸣,相和筝琵同撇捩。
俄惊双凤凰,飞上梧桐冈。
啁啾屏尽百鸟喧,雍雍和鸣向朝阳。
逡巡换宫商,倏忽移角徵。
朔风应手卷惊沙,白草茫茫雁声死。
饮恨羁臣击剑歌,裹创战士闻笳起。
凄断故园心,扰破离人耳。
停弦两两寂无声,纤纤怜杀春匆指。
天孙织锦作缠头,五色彩云遗彼美。
花残月落不忍归,卷下珠帘隔千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豪华宴会上的音乐盛宴,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和留恋。诗中,诗人用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奢华、音乐的动人,以及情感的交织。

首先,诗人开篇以“不夜之圆月”和“不谢之名花”来比喻宴会上永恒的欢乐与美好,暗示这场宴会的非凡和珍贵。接着,诗人通过描写秦筝和琵琶的演奏,以及蜡烛的光芒,营造出一种华丽而温馨的氛围。宴会上,美丽的女子们轻声吟唱,音乐如同春冰破裂、铃声雨淋,时而婉转,时而激昂,仿佛江妃汉女在耳边细语,又仿佛凤凰在梧桐树上和鸣,展现出音乐的多样性和感染力。

随后,音乐的变化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从欢快的调子到悲凉的旋律,音乐仿佛带着诗人穿越时空,从繁华的宴会回到荒凉的边塞,感受到羁旅的孤独和战争的残酷。音乐的节奏和情感的变化,让诗人联想到人生的起伏和无奈,触动了他内心深处对故园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

最后,诗人以“花残月落不忍归”表达了对这场宴会和美好时光的留恋。虽然宴会结束,但诗人却不愿离去,仿佛想要将这份美好永远留住。诗的结尾,诗人用“卷下珠帘隔千里”暗示了距离的遥远和无奈的离别,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情感张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宴会、音乐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意境丰富,情感真挚,既描绘了外在的繁华,又表达了内在的复杂情感,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