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簿胜亭雪眺

携壶命侣燕江干,雪起颓垣甃玉栏。
减水湖中还素浪,明云天际失青山。
无端大火寒无艳,不奈生柴苦不乾。
断岸芦洲见残月,一钩忤视却前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无奈。

首联“携壶命侣燕江干,雪起颓垣甃玉栏”,诗人带着酒壶,与伙伴来到江边,看到雪花飘落在残破的墙垣和玉栏杆上。这里既有朋友相伴的温暖,也有冬日雪景的冷清,形成了一种对比。

颔联“减水湖中还素浪,明云天际失青山”,湖水因为雪而显得更加清澈,波浪也变得素净;远处的青山被明亮的云彩遮蔽,似乎消失在天际。这两句通过湖水和云彩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宁静与壮丽。

颈联“无端大火寒无艳,不奈生柴苦不乾”,诗人突然提到大火和生柴,似乎在暗示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大火虽然能带来温暖,但在寒冷的日子里却无法增添色彩;生柴难以燃烧,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无奈。

尾联“断岸芦洲见残月,一钩忤视却前湾”,诗人在江边的断岸和芦苇丛中,看到了一弯残月,月影映照在前湾的水面上,显得格外孤寂。这里的“残月”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残缺,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寂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活的无奈。诗人既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又在其中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与无助。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情感复杂而深沉。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