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赠沈大夫郎中科父

沈大夫,与汝游兮,泰山登天门日观之高峰。
其上有五千年松,樛蟠挺屈撑虬龙。
鳞文剥蚀自成理,白日变态涛汹汹,胡为强颜秦哉封。
松根茯苓雪似脂,山灵下閟神不驰,奇者或臂为婴儿。
沈大夫烹食之,肌发鬒泽双瞳方。
下招松间鹤,八极同遨翔。
君不见秋霜夜飞摧万卉,香飘色堕俱泥滓。
七十二主犹眼前,泰山五株青不死。
大夫者何赤松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泰山之巅的五千年古松,通过松树的形象赞美了沈大夫(可能指一位名叫沈科父的官员)的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描写古松的雄姿(前7句)
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泰山顶上的古松:树干像盘曲的虬龙,树皮像龙鳞般自然开裂,白天看它就像汹涌的波涛。这里用"五千年"强调松树的古老,暗示其历经沧桑却依然挺拔。

2. 中间讲述沈大夫与松树的故事(中间7句)
说松根下长着雪白的茯苓(一种珍贵药材),山神守护着不让凡人轻易获取。但沈大夫却能采到并食用,结果变得容光焕发、目光炯炯,还能召唤仙鹤一同翱翔。这里用神话般的笔法赞美沈大夫的非凡。

3. 结尾升华主题(最后5句)
通过对比:秋霜摧残百花凋零,历代帝王都已消逝,但泰山的古松依然长青。最后直接把沈大夫比作仙人赤松子,赞美他像古松一样超越凡俗、永葆青春。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千年古松象征永恒的精神
- 虚实结合的写法(真实景物+神话想象)
- 通过对比突出主题(短暂的生命vs永恒的精神)
- 把对友人的赞美融入自然景物描写中

诗人想表达的是:真正的贤士就像泰山古松,历经沧桑而本色不改,其精神境界超越世俗,与天地同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