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向西昆使蜀

廿年不到西川路,捧诏今看使者行。乱后草堂江燕在,春华剑阁杜鹃鸣。

桥边旧迹怀司马,山下新祠吊孔明。尚有焚香诸父老,相持杯酒话销兵。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送向西昆使蜀》描绘了作者送别使者前往西川的情景,并借此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感慨的深刻思考。

首先,作者提到自己已经二十年没有踏上西川的路,如今看到使者奉命前往,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西川”指现在的四川一带,曾经是唐朝的重要地区。作者通过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自己对过去的怀念。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乱后草堂江燕在,春华剑阁杜鹃鸣”。这里的“乱后”可能指的是战乱之后,草堂依旧,江边的燕子还在,春天来临时,剑阁的杜鹃鸟在鸣叫。这些自然景象的存在,象征着尽管经历了战乱,但生活依旧在继续,自然界的美好并未被破坏。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然后,作者提到“桥边旧迹怀司马,山下新祠吊孔明”。这里的“司马”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而“孔明”则是诸葛亮。作者通过提及这两位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敬仰。桥边的旧迹让作者想起了司马懿的功绩,而山下的新祠则让他悼念诸葛亮的智慧。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激发了作者对过去英雄时代的怀念,也让他思考当下的时局。

最后,诗中写到“尚有焚香诸父老,相持杯酒话销兵”。这里的“焚香”和“杯酒”象征着祭祀和聚会,父老乡亲们聚在一起,谈论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通过这样的场景,作者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安宁的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他怀念历史,感慨世事变迁,同时也对和平与安宁充满期待。诗词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