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府君庙

灵休远被卫行都,宿有元勋梦又符。
引马拥羊昭景贶,立碑建庙述嘉谟。
九陵荆棘年空往,十进而笙歌景不殊。
莫倚西斋阑槛去,斜阳无语满钱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纪念崔府君的神庙景象,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四句写神庙的辉煌:崔府君的功勋远播都城,连梦中都显现祥瑞征兆("宿有元勋梦又符")。人们用隆重的仪式(牵马赶羊)来彰显他的恩泽,立碑建庙记录他的美德。这里用"昭景贶"(彰显恩赐)、"述嘉谟"(记述良策)等庄重词汇突出其崇高地位。

后四句转入现实感慨:曾经的帝王陵墓(九陵)已荆棘丛生,但神庙前的热闹笙歌仍如往昔。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劝诫不要倚着西斋栏杆远望,因为看到的只有沉默的夕阳洒满钱塘湖。这个画面既壮丽又苍凉,用"无语"二字巧妙传达出历史无言的沧桑感。

全诗通过神庙的香火不绝与帝王陵墓的荒凉形成对比,暗示真正不朽的是为民造福的精神。结尾的夕阳意象余韵悠长,让读者自然体会到:再辉煌的功业终将化作斜阳下的故事,唯有百姓的纪念才是真正的永恒。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