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贵州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同时抒发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向往。
首联"怀泽为邦古郁林,江边邑屋树森森":贵州在古代曾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地带,如今江边的城镇房屋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这里用"郁林"和"森森"突出了当地植被繁茂的特点。
颔联"山连八桂峰峦秀,地近重溟雾雨淫":连绵的群山与广西(八桂)相连,山峰秀丽;靠近大海的地理位置使这里经常雾气弥漫、雨水丰沛。"淫"在这里是"过多"的意思,形容当地多雨的气候特征。
颈联"岁久承平消瘴疠,时危争战觉幽深":长期太平岁月让原本容易致病的瘴气逐渐消散;但在动荡年代,这里的深山密林又显得格外幽深难测。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贵州在不同时期给人的不同感受。
尾联"试谋十亩膏腴地,丹荔青蕉获我心":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在这里置办十亩肥沃土地的心愿,因为鲜红的荔枝和翠绿的芭蕉特别合他心意。最后以荔枝、芭蕉这两种南方特色水果作结,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
全诗通过描绘贵州的自然景观、气候特点和物产特色,展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既写出了贵州的地理特征,又表达了自己向往在此安居的心情,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迷人之处。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