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咏古 其七

珠翘谁复整双鬟,太息江南国步艰。
天水碧痕深浅在,皖公翠色有无閒。
宫娥挥泪嗟何及,骑省飘蓬竟不还。
从此小楼风又急,更无人唱念家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喻今,通过描写金陵(南京)的衰败景象,抒发对故国沦亡的哀痛。

前两句写女子无心梳妆打扮,叹息江南国运艰难。"珠翘"指首饰,"双鬟"是古代女子发型,暗示连爱美的女子都因亡国而颓丧。"天水碧"指染布工艺,暗指南唐后主李煜的奢侈生活,如今只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皖公翠"指安徽的山色,用"有无间"表达山河依旧、物是人非的苍凉。

后四句更直白:宫女们流泪悔恨已晚("骑省"指官员),逃亡的官员像飘蓬一样不能归乡。最后以"小楼风急"作结,说再也没人唱思乡的《念家山》曲,用风雨飘摇的小楼象征破碎的国家,用消失的歌声暗示文化传统的断绝。

全诗妙在处处用具体意象说话:首饰、布痕、山色、眼泪、飘蓬、小楼、歌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共同构建出一个亡国后的凄凉世界。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美好的事物永远消失"的怅惘——没人梳妆、没人唱歌,连后悔都来不及的彻骨悲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