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

崔家有女名莺莺,未识春光先有情。
河桥兵乱依萧寺,红愁绿惨见张生。
张生一见春情重,明月拂墙花影动。
夜半红娘拥抱来,脉脉惊魂若春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一个叫崔莺莺的姑娘的爱情故事,用简单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少女情窦初开的微妙心理。

前四句像电影开场:富贵人家的女儿莺莺还没经历过爱情,但对男女之情已充满好奇。战乱中她躲到寺庙避难,在这里愁眉不展时遇见了书生张生。这里"红愁绿惨"用颜色写心情,红色代表少女,绿色代表春天,说她在美好年华却郁郁寡欢。

后四句是经典约会场景:张生对莺莺一见钟情,月光下看到花影摇动(暗示心动)。半夜丫鬟红娘带着莺莺来相会,两人又惊又喜像做了场美梦。"花影动"既是夜景描写,也暗示两人内心波动;"惊魂春梦"写出古代少女第一次约会时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

全诗妙在把禁忌恋情写得含蓄唯美,用"明月""花影"等自然景物烘托氛围,丫鬟传情、夜半相会这些细节,生动再现了古代青年男女突破礼教束缚的真实心理。短短八句就完成了一个从邂逅到定情的完整故事,像一折微型的爱情戏剧。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