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道中二首(已下阏逢摄提格) 其二

久客燕代间,遂与关山老。
流连王霸亭,踯躅刘琨道。
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
独往兹怆然,同游昔谁好。
三楚正干戈,沅湘弥浩浩。
世乏刘荆州,托身焉所保。
纵有登楼篇,何能荡怀抱。
思因塞北风,一寄南飞鸟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的开头,诗人说自己长时间在燕代地区(今河北、山西一带)生活,逐渐老去,远离故乡。他在王霸亭(古代地名)流连,在刘琨道(刘琨是西晋名将,这里指他走过的路)上徘徊,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英雄的敬仰。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春天草木枯萎迟迟不发芽,秋天树叶却早早凋零。这种反常的自然现象象征着时局的不安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他独自一人行走,心中充满悲伤,回忆起昔日同游的朋友,感叹如今已无人相伴。

诗人进一步提到三楚地区(今湖南、湖北一带)正陷入战乱,沅湘两河(湖南的两条河流)水势汹涌,象征着动荡的局势。他感叹当今世上没有像刘荆州(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以仁德著称)那样的贤明领袖,自己无处依托,无法保全自身。

最后,诗人说即使有登楼赋诗的情怀,也无法排解内心的愁苦。他希望通过塞北的风,将自己的思念寄托给南飞的鸟儿,传达给远方的亲友。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漂泊、孤独和时局的深刻感受,既有个人情感,也有对社会的关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