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充满了自然与和谐的美感。
首先,诗人通过“隔岸越山青倒开”描绘了远处的青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山与水相互交融的感觉。这里的“青倒开”形象地表现了山色的青翠和水面的平静,仿佛山与水在静静地对话。
接下来,“花光湖影照裴褢”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湖面上的花影与湖水的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梦幻般的美感。诗人用“照裴褢”这个词,可能暗示了这种美景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安详,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然后,诗人提到“图成张向西风里”,意思是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像一幅画,向西风的吹拂中展开。这里的“西风”可能象征着秋天的凉意,给人一种清爽和宁静的感觉。
最后,“野鹤天边飞欲来”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态的美。野鹤在天边飞翔,似乎即将飞入这幅画中,给人一种自由和超脱的感觉。鹤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和长寿,它的出现也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悠远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既有静景的宁静与和谐,又有动景的灵动与自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