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

梦行衡庐间,千仞过苍壁。
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云雨蓄盘礴,时至如欲出。
絪缊尚回旋,挥霍忽奔逸。
物怪匿岩穴,愯若俟霹雳。
黑波汎高树,木叶走崩石。
升身登玄间,纵观龙变迹。
俯视九州野,草木有辉泽。
乃在风雨外,手画素三尺。
挥豪极动荡,落墨更沈郁。
图成示坐人,共笑不可得。
顾瞻以踟蹰,恍惚增叹息。
因之命肩舆,出门聊有适。
大术何舒舒,白鹤从数客。
略经幽涧滨,便上青松侧。
凭高望远水,双景荡虚碧。
拂石共客坐,芳草藉尻膝。
忽然闻钟声,睡觉北窗席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幻壮丽的梦境,展现了人在梦中的自由与超脱。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草木有辉泽")描写梦中游历的奇幻景象。诗人梦见自己行走在高耸的衡山、庐山之间,看到云雾缭绕、风雨欲来的壮观场面。岩石间藏着各种奇异的生物,树木在黑色波涛中摇曳,落叶如飞石般崩落。随后诗人飞升到高空,俯瞰九州大地,草木都闪耀着奇异的光泽。这部分用夸张的想象和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梦境特有的天马行空。

第二部分("乃在风雨外"到"恍惚增叹息")写梦醒后的创作。诗人想把梦中景象画下来,挥毫泼墨却难以再现梦境的精髓,画作让旁观者发笑。诗人自己看着画作徘徊叹息,表现出艺术创作难以完全捕捉灵感的苦恼。

第三部分("因之命肩舆"到最后)写诗人出门散心。他乘坐轿子出游,带着几位友人像白鹤般悠闲。他们经过幽静的山涧,坐在青松旁的石头上,远眺碧水蓝天,闻着芳草清香。最后突然被钟声惊醒,发现原来还躺在北窗下的床席上。这部分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将读者从奇幻梦境拉回现实。

全诗最精彩的是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开头气势磅礴的梦境,中间创作受挫的苦恼,结尾悠闲出游却突然梦醒的转折。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人类既向往超脱现实,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永恒矛盾。诗中"挥豪极动荡,落墨更沈郁"等句,也暗喻艺术创作中灵感与现实表现的差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