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帅相汤公会五客蓬莱阁登望海亭属某赋诗
赫赫会稽郡,潭潭府公居。
一州胜绝处,毕集于庭除。
秦望极高秀,千峰散江湖。
蓬莱为收揽,远近争奔趋。
溟渤无百里,登临失东隅。
翚飞卧龙顶,便可窥方壶。
丞相不独飨,故人盛招呼。
兵廚列樽俎,宾次罗簪裾。
杰阁坐褫带,危亭上肩舆。
耄倪争指似,还见云间无。
一月明白璧,五星灿连珠。
鄙夫何足数,愧汗沾霜须。
客有徐季海,题名数行书。
怒猊抉石外,筋力颜之徒。
周老盍命驾,属闻遂悬车。
何妨行役事,政用儿孙扶。
一州胜绝处,毕集于庭除。
秦望极高秀,千峰散江湖。
蓬莱为收揽,远近争奔趋。
溟渤无百里,登临失东隅。
翚飞卧龙顶,便可窥方壶。
丞相不独飨,故人盛招呼。
兵廚列樽俎,宾次罗簪裾。
杰阁坐褫带,危亭上肩舆。
耄倪争指似,还见云间无。
一月明白璧,五星灿连珠。
鄙夫何足数,愧汗沾霜须。
客有徐季海,题名数行书。
怒猊抉石外,筋力颜之徒。
周老盍命驾,属闻遂悬车。
何妨行役事,政用儿孙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群人在绍兴蓬莱阁登望海亭的盛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热闹的社交场面。
诗的开头介绍了绍兴的地理位置和府公的居所,强调这里是一州中最美的地方,所有胜景都汇聚于此。接着,诗人描绘了秦望山的高耸秀丽,千峰散布在江湖之间,蓬莱阁则成了观景的中心,吸引着远近的人们前来。
在亭中,丞相与故人相聚,大家盛情招待,宾客们列席饮酒,场面热闹非凡。杰阁和危亭的壮丽景象让人流连忘返,老人和孩子们都争相指点,仿佛看到了云间的仙境。夜晚,明月如白璧,五星连珠,景色美不胜收。
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微不足道,感到惭愧。诗中还提到了一位叫徐季海的客人,他的书法如同怒猊抉石,力透纸背,气魄非凡。最后,诗人提到周老,建议他不必亲自驾车,可以放心让儿孙们陪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绍兴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盛况,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