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溪次曾状元韵

羊肠路入最高峰,倦倚东风点瘦筇。
芳草有情春意远,青山依旧暮云重。
新来梵阁添奇观,前度时人带老容。
寄我此身天地裹,梦回林杪一声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首联写登山的过程:走在像羊肠一样曲折的山路上,终于到达最高峰,疲惫时倚着东风,拄着细瘦的竹杖休息。这里用"瘦筇"(细竹杖)暗示诗人清瘦的形象,也透露出一种清高的气质。

颔联写眼前的景色:芳草仿佛带着情感,将春意延伸到远方;青山依旧矗立,暮云层层叠叠。这两句通过拟人手法(芳草有情)和远近景的结合,营造出开阔又略带惆怅的意境。

颈联转到人文景观:新建的佛寺增添了奇特的景致,而重游此地的人(包括诗人自己)却已容颜衰老。这里通过"新"与"老"的对比,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感觉自己就像寄居在天地之间,当梦醒时分,听见从树林深处传来一声钟响。这个结尾非常有意境,钟声既可能是真实的寺院钟声,也象征着某种顿悟,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朴素的语言,把登山过程中的疲惫、眼前的自然美景、对时光的感慨,最后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特别是最后"梦回林杪一声钟",让读者仿佛也跟着听见了那穿透心灵的钟声,感受到一种宁静超脱的美。

林伯春

林伯春,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伯山弟。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清乾隆《晋江县志》卷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