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寒冷山涧边独行的隐士形象,充满孤傲与执着。
前两句"木叶飘摇涧水寒,田衣合事又驴鞍"用落叶、寒水勾勒出萧瑟的秋景,穿着粗布衣服的诗人骑着毛驴赶路。这里"田衣"指代简朴的衣着,"驴鞍"暗示清贫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迂疏任是傍人笑,要探梅花信息难"是诗眼。诗人说自己性格迂腐孤僻,就算被人嘲笑也无所谓,因为他执着地要去寻找梅花的消息。这里的"梅花"象征高洁品格,诗人不畏世俗眼光,坚持追寻精神上的纯净美好。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飘摇的落叶与坚定的行者,旁人的嘲笑与内心的坚持,寒冷的环境与火热的追求,塑造出一个特立独行的文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难"字,既道出追寻理想的不易,又暗含虽难仍往的决心,传递出中国文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境界。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