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圣锡侍郎帅福唐

承明才入又南州,重见旌旗照柁楼。
道义平生无捷径,风波随处有虚舟。
如公未可违文石,稽古何妨欠碧油。
我亦登门烦著录,此行无力为王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汪圣锡的深情告别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承明才入又南州”是说汪圣锡刚刚在朝廷任职不久,又要前往南方的州郡任职,暗示了他的仕途多变。第二句“重见旌旗照柁楼”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旌旗飘扬,船楼映照,显得庄重而肃穆。

接下来,“道义平生无捷径”表明汪圣锡一生秉持道义,不走捷径,强调了他的正直品格。“风波随处有虚舟”则用“虚舟”比喻人生中的波折,暗示他面对困难时也能从容应对。

“如公未可违文石,稽古何妨欠碧油”这两句表达了对汪圣锡学识和品德的赞美。“文石”和“碧油”都是象征知识和文化的意象,意思是说像他这样的人,即便在仕途上有波折,也不会影响他的学问和品德。

最后两句“我亦登门烦著录,此行无力为王留”则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他说自己也曾在汪圣锡门下学习,但这次无法为朝廷挽留他,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汪圣锡此次离京是朝廷的安排,无法改变。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无奈,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道义的坚守。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