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望(戊午-己未)

秋星历历下疏栊,徐起开轩万籁空。
近树渐明初得月,远镫微动不因风。
湖山奥旷兵尘外,天地冲融夜气中。
坐久欲知静者妙,怅然归卧曙云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坐、静观自然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哲思。

第一句写秋夜的星星透过稀疏的窗格洒落下来,诗人慢慢起身打开窗户,发现四周一片寂静。"历历"形容星星清晰可见,"万籁空"强调万物的宁静,营造出空灵的氛围。

第二句聚焦近景和远景:近处的树木在月光下渐渐清晰,远处的灯火微微闪烁,但不是因为风吹。这里用"不因风"巧妙暗示灯火可能是人家未眠,为静谧夜色增添一丝人间气息。

第三句将视野放大:湖山在夜色中显得幽深开阔,仿佛超脱于战乱尘世之外。"奥旷"这对矛盾词既写景物的深邃开阔,也暗含诗人对远离纷争的向往。

第四句升华意境:天地万物在夜气中交融一体。"冲融"二字既写夜雾弥漫的自然景象,也暗含诗人与天地合一的感悟。

最后两句写诗人久坐后体会到"静"的真谛,直到天边泛起红霞才怅然回屋。"曙云红"的暖色与整首诗的冷色调形成对比,暗示时间流逝和心境变化。

全诗通过"由近及远再回归自身"的视角转换,展现了一个从观察自然到感悟人生的过程。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疏栊/远镫/湖山/夜气"等意象的层层铺垫,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和淡淡的惆怅。最妙的是结尾"曙云红"的突然出现,暗示整夜的静坐沉思,给人"恍然惊觉时间流逝"的余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