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篑山人歌
一篑山人归武陵,自云作吏非所能。
上世本是农夫家,中岁颇多丘壑情。
忆昔十五时,读书始趋庭。
庭前一篑土,乃是先人营。
三十射策登帝廷,四十剖符惭专城。
中敡外历靡寸补,千忧百虑何时宁。
风尘岁月厌奔走,笑言眉睫羞逢迎。
匡庐观瀑欲大叫,洞庭酾酒愁冥冥。
怀贤几自跨黄鹤,访隐常作桃源行。
一朝得调忽辞去,掉头那管人间名。
乘与还回剡曲棹,遗安况有鹿门耕。
不能如马长卿著讨禅书,不如能扬子云草太玄经。
不能如陶朱逐时事货殖,不能如赤松辟谷学长生。
吏少门前租仅足,客来花下酒常倾。
不愁儿痴是豚犬,不恤宦薄非公卿。
顾以人生百年内,块然篑土犹无成。
悲来风木不自禁,三釜那得为亲荣。
仰看苍天摩九仞,此意突兀难为平。
上世本是农夫家,中岁颇多丘壑情。
忆昔十五时,读书始趋庭。
庭前一篑土,乃是先人营。
三十射策登帝廷,四十剖符惭专城。
中敡外历靡寸补,千忧百虑何时宁。
风尘岁月厌奔走,笑言眉睫羞逢迎。
匡庐观瀑欲大叫,洞庭酾酒愁冥冥。
怀贤几自跨黄鹤,访隐常作桃源行。
一朝得调忽辞去,掉头那管人间名。
乘与还回剡曲棹,遗安况有鹿门耕。
不能如马长卿著讨禅书,不如能扬子云草太玄经。
不能如陶朱逐时事货殖,不能如赤松辟谷学长生。
吏少门前租仅足,客来花下酒常倾。
不愁儿痴是豚犬,不恤宦薄非公卿。
顾以人生百年内,块然篑土犹无成。
悲来风木不自禁,三釜那得为亲荣。
仰看苍天摩九仞,此意突兀难为平。
现代解析
《一篑山人歌》通过一位自称为“一篑山人”的人物的自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这位山人原本出身农家,虽然在年轻时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内心深处始终怀念着田园的宁静与自由。
诗中,山人回忆了自己从15岁开始读书,30岁考中进士,40岁担任地方官的经历。然而,尽管他在官场上有了一定的成就,却始终感到内心的不安和疲惫。他厌倦了官场上的应酬和奔波,渴望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山人对自己的评价是“非所能”,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官。他羡慕那些能够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人,比如像扬雄那样著书立说,或者像范蠡那样经商致富,甚至像赤松子那样追求长生不老。他更希望自己能像普通人一样,过上简单而满足的生活,种田、饮酒、与朋友相聚。
诗的结尾,山人感慨人生短暂,即使有所成就,也终究无法让已故的父母感到荣耀。他仰望苍天,心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山人的自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它提醒我们,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功名利禄,更在于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