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贾浪仙崔秀才故祠 其二

倦飞好鸟下荒陂,不见骑驴主簿归。
林杳笛寒声愈细,为寻牛背一蓑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孤寂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与寻觅之情。

首句“倦飞好鸟下荒陂”写一只疲惫的鸟儿落在荒凉的山坡上,给人一种疲惫与孤寂的感觉。鸟儿象征着漂泊与自由,而“倦飞”则暗示了旅途的劳累与迷茫。

第二句“不见骑驴主簿归”提到了一个骑驴的主簿(古代官职名),但这位主簿并未归来。这句话让人联想到一种等待与失落,仿佛诗人也在寻找某个人或某种归宿,但却未能如愿。

第三句“林杳笛寒声愈细”描绘了远处森林中传来的笛声,声音越来越微弱,寒意渐浓。这里用笛声的减弱来象征希望的渺茫,给人一种孤独与冷清的感受。

最后一句“为寻牛背一蓑衣”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目的——他正在寻找一个穿着蓑衣、骑在牛背上的人。这句话不仅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乡村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或在寻找某种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鸟儿、主簿、笛声和牛背蓑衣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迷茫与寻觅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寻找某种归宿或心灵的安宁,但最终却未能如愿,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触及了人们对生活、归宿与内心安宁的普遍思考。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