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红梅翠竹图,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首联“寒梅宜与竹交加,没骨图新对客誇”,开篇点题,寒梅与翠竹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作者用“没骨图”来形容这幅画,意思是画中没有明显的轮廓,却依然栩栩如生,值得向客人夸耀。这里不仅赞美了画的技艺,也暗示了梅与竹的品格高洁,无需外物衬托。
颔联“翡翠剪翎分作叶,守宫流血点成花”,用翡翠和守宫(即壁虎)来比喻翠竹的叶子和红梅的花朵。翡翠的叶子仿佛是用翡翠剪成的,而红梅的花则像是守宫的血滴染成的。这两个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带有神秘色彩,进一步突出了梅与竹的独特之美。
颈联“美人君子同千里,明月清风自一家”,将梅竹比作美人和君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作者认为,这样的品格可以跨越千里,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与明月清风为伴,自成一家。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尾联“威凤不来么凤悄,却因客鬓惜年华”,通过凤凰的比喻,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威凤(传说中的祥瑞之鸟)没有来,只有小凤凰(么凤)在悄然无声地飞过,作者因此感叹岁月的流逝,珍惜眼前的时光。这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梅竹的意象,赞美了高洁的品格,同时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比喻生动,情感真挚,既展现了画的美丽,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