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定风波》通过对比热闹与孤独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清高。
上片用"铃索声干""花影凄凉"等冷清意象,描写深夜独行的孤寂感。岭南的冬天虽然温暖,但诗人却说"梅花如雪月如霜",用冰雪的意象暗示内心的寒意。这里梅花和月光都带着冷色调,与常识中温暖的岭南形成反差。
下片突然转到墙西的欢宴场景,有人劝酒作乐。但诗人自称"老子婆婆"(老头子),用自嘲的语气强调自己的孤独。"自挑寒灺自添香"这个细节最动人,自己拨弄将灭的炭火,自己添香,把独处的落寞写得具体可感。
全诗最妙的是三层对比:热闹酒宴与独坐拨火的场景对比,岭南的暖冬与诗人内心的寒冷对比,他人劝酒与自己添香的行动对比。通过这些对比,一个清高自持、在热闹中保持孤独的文人形象就立起来了。最后两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在质问世界:谁能懂我的孤独呢?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