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准噶尔夷使

敬承庭训戒嘉兵⑴,底事犁庭剪骇鲸。
宛马已看来万里⑵,屠苏应许预元正。
冠裳陪处卿云拥,韶頀传时瑞凤鸣。
守在四夷常勖志,敢誇驭远有权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清朝政府接待外国使节的情景,充满了庄重和喜庆的气息。我们将逐句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题。

首句“敬承庭训戒嘉兵”,意味着朝廷遵循先人的教诲,不轻易使用武力,而是怀有善意和包容之心。这反映了清朝的外交政策。

第二句“底事犁庭剪骇鲸”,意味着迎接外国使节时,就像是清除入侵的敌人。虽然用词有些夸张,但实际上表达了希望和平相处,不再有敌对之意。

第三句“宛马已看来万里”,形容使者带来了遥远地区的骏马,象征着远方的友好使者到访,增添了浓厚的异域风情。

第四句“屠苏应许预元正”,屠苏是一种古代的饮料,这里用来指代新年祝福。元正即新年,意味着新年即将到来,大家都会受到祝福和欢迎。

第五句“冠裳陪处卿云拥”,描述了使者和官员们在庄严的场合中聚集,气氛和谐。卿云,指吉祥的云彩,象征着吉祥和祝福。

第六句“韶頀传时瑞凤鸣”,韶是古代的一种乐曲,頀是礼器,这里象征着礼仪和音乐,而瑞凤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整句的意思是礼仪与吉祥的声音同时出现。

最后两句“守在四夷常勖志,敢夸驭远有权衡”,表达了国家要时刻警惕边疆,保持警惕之心。虽然有了驾驭远人的能力,但不敢自夸,强调的是谨慎和谦虚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清朝政府对外来使节的欢迎和礼遇,同时也强调了国家的威严和谨慎态度。

0